科研读书方法之“我”谈 | “我来读文献”如何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5日来源:澳博在线官网娱乐游戏   作者:高蕊   供图:   编辑:wgy 浏览次数:

iResearch“我来读文献”活动已经陪伴广大读友一起走过8年的时光,感谢无数新老读者的一路同行,坚持读书,勤于思索。

为了与广大读友切磋科研读书、学习的方法,我们邀请了6位多次参与“我来读文献”活动的老师/同学将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心路历程撰写成文,将陆续发布。这其中,有走在人生路口的风华学子,有初上讲台的青椒,有科研新手,也有已经积累了经验的研究者。他们不仅热爱真知,而且学而有法。希望他们从教师、学者、学生等不同角度的总结,能为同道带来方法上的启迪,心灵上的鼓舞。

——编按

意外得知有机会分享iResearch“我来读文献”活动体验,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将手头的事情放一放,认真写下这些文字,记录和分享“我来读文献”如何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To Be a Reader (Student)

第一次参加活动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当时自己刚开始有“以研促教、教研结合”的意识,打算投身于教科研事业,准备大干一场,却发现自己想得太过于理想。怎么紧随研究热点?怎样较为系统地接触理论知识?研究中又怎样利用科学的方法?看似高冷的研究又怎样落地指导教学?又怎样维持自己研究的后续力?正当我千头万绪、不知所措时,看到一则主题为“移动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活动的推文,主讲老师正是文章作者之一,我就报名参加了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期“我来读文献”活动(第31期),自此与这个书香栏目结缘。五年的时间,从最开始我参加的第31期到目前的第83期,从最开始的文章分析到现在的图书领读,我参加了近40期“我来读文献”活动。案边最常用的就是外研社的系列书籍和满满的读书心得;手机里推送最多的消息是“读文献”活动群的各种信息,而最舍不得删掉的也是40个活动群中的良言诤语。

第31期的阅读主题是“移动技术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教学由外语辅助教学逐步升级为外语融入教学,读文献的形式也刚好契合了这一主题,它以微信打卡为媒介的自主学习模式受到了广大读友的追捧。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学习设备日益普及多样,人们利用移动设备进行自主学习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也正是使我坚持阅读的一种动力。更难得的是,在读者利用平台管理学习时间和环境的同时,更可以向志同道合的专业同行甚至是文章作者本人寻求支持,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让人感到贴心的是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网的工作人员每次都很及时地汇总、整理当期文献概要、专家点评与答疑,既可以帮助读者回顾重要信息,又弥补了因种种原因错过精彩讲座互动的遗憾。

二、To Be a Teacher

参加读文献活动以来,我一直在读者和一线教师的身份间反复切换。经常是第一天晚上打卡阅读内容后,第二天上课时便灵感突现,眉飞色舞地将最新的研究发现和我的学生们分享:一来可以以身作则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来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介绍我在读文献活动中的想法之外,我作为生活导师,还会借鉴读文献活动的形式指导学生。我们学校实行生活导师制,生活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给低年级学生提供过渡阶段的帮助。为了使得指导不流于形式,我决定将读文献活动的阅读分享过程应用在指导小组中。当时正值第52期“我来读文献”活动(《〈红楼梦〉翻译研究散论》)。由于指导小组的学生是刚入校的大一翻译专业新生,思维习惯还延续了高中被动学习的特点,为了降低学术阅读的难度、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读完整本书之后节选了部分适合他们认知特点的章节,鼓励其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觉得比较新鲜与独特的翻译现象记下来,看看是否有规律性的东西,带着研究意识去阅读,并在指导例会中简单分享阅读心得。令我印象很深的是,一次在学校湖边大草坪上开分享会时,有学生感概:“在生活导师课中、从自主阅读这样的体验中感觉到了大学和中学的大不同”,“从来没想过读红楼读得这么细,越读越有感触”,“读《〈红楼梦〉回目中人物评价词英译探析》才发现翻译内容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值得推敲”,“找到了自己的专业的意义”,“好像自己和学术研究沾了点边”。这样的分享会挺出乎我意料的,收获了不少惊喜。在分享中,我也提到了我在读文献活动群中看到的一些由专业老师提出并解答的一些研究,学生们纷纷表示眼界大开。相信大家和我最初读这篇文献的感觉一样:研究是为了更好地阅读,更好地欣赏,更好地翻译。

三、To Be a Partner

虽说自己的研究领域是二语习得、教师教育发展、英语教学与测评方向,但如果有翻译和文学方向的文献活动,我也很乐意向学院同事推荐。很多同事都反映当了妈妈之后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比如外出参加培训和照顾孩子成了职业女教师一直以来的矛盾。但在线上参加微信群读文献活动,既能和同行紧密交流、紧随专业领域学术热点,又不影响家庭生活。低成本、高产出的微信打卡式高质量文献阅读活动广受职场女教师赞誉。每一期“我来读文献”活动结束并不意味着主题阅读的结束,而是学术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延续。记得有一次团队在申请省级教育厅项目时遇到了结构方程模型数据的难题,我试着在参加的第63期读文献活动群中提出疑问,立刻就有热心读友帮忙解答,甚至得到了《第二语言研究中的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作者许宏晨老师的回应,当下犹如醍醐灌顶,团队难题也迎刃而解。除此之外,我经常看到许老师推送量化研究方法的系列文章,供群中读友不断学习。辜向东老师也是我在读文献活动中结识并敬佩的语言测试学前辈。我们因第66期“我来读文献”活动结缘,后来有幸加入辜老师的“五个一”工程团队,无论是专业学识素养还是教育智慧和教育追求,辜老师都是年轻教师的领路人!

研究对于热爱之人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来读文献”,以书会友,以文沁心。我爱读文献,共读书籍,孜孜以求。最后,祝“我来读文献”活动日臻完善、欣欣向荣。

上一条:李静《研究性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翻译课中的应用》项目获批2022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系列项目立项 下一条: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林正军教授应邀到我校作报告

关闭